2007年6月22日星期五

男人.娃.女人


有一天,行侠游走天下的男人会最终停下他的 漂泊,望一眼那无边的、温情的土地,便决意撒下种来,耕耘一生,因为他知道,这茅舍的炊烟是为他而袅袅;有一天,探寻冒险刺激的男人会累倦于这种颠簸的生 活,凝视过孩子熟睡的小脸,便永不会再回到以前的放纵,因为他知道,生命之贵,不仅是为自己,还为了那笑容一无既往的绽放。

-------前言

男人.娃

男人告诉女人:我没有工作,没有显著的社会地位,在旁人眼里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然而我却很幸福,有成就感,因为我有如此可爱、乐观的儿子。

那天的话还历历在目,男人的表情更是深深的留印在女人的脑海里,这个汉子凝视着他虎子的目光,是如此的真挚、投入、深情,他的话无不透露着对今天生活的眷恋,对儿子深深的爱。

男 人的确是爱孩子的,当初做结婚戒指的时候,店主看上了这个人的手艺,硬是提了几次想签约工作。男人婉言拒绝了,他说要留在家里照顾即将出世的儿子。这句答 复,让店主为之一振,惊叹于一个大丈夫竟然把社稷视作如此之轻,轻如鸿毛;而把家、儿子,看得如此之重,重如泰鼎。那天,男人只是傻笑,他明白,以现代社 会人的衡量观点,他是有着妇人之仁的生活的逃避者,而他,不在乎别人带有些许讽刺的目光,他只知道,每天和儿子一同外出时,他自豪于犬子的快乐,和其天真 无忧的笑,那一刻,男人说,什么都是值得的。

男人爱孩子爱得这般深,有一日,落下了七尺男儿之泪:那天下午,儿子大胆的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步,汉子说,喜悦让他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冲上去,激动得抱着孩子,紧紧地,紧紧地,许久没有说话。

男 人就这样抱着儿子,来透露着他的爱。他话并不多,行动更胜于甜蜜的言语,他会把爱放进那三餐,和米饭一起煮,和青菜一起搅拌;他会把爱融进洗净的、叠好的 衣服里,让儿子有着清洁的一天;他会跪在地上,把地板擦个光亮,让孩子滚爬个开心;他还会在儿子梦魇惊醒后,及时地给予父亲既粗犷又温柔的臂弯,哄着落泪 的小人再次进入梦乡。男人的爱就是这样清清淡淡,含含蓄蓄,家里没有过多的他与儿子的合影,有的是父亲抓拍下的每一寸儿子快乐的时光。

他常常感恩于虎子,汉子说,在他人生迷茫的时候,在他踯躅不前的时候,是儿子的到来,为他道破迷津,指明了前方的路。他不仅仅把儿子看作自己的血肉,还视为他人生彷徨时为其解围的贵人。

男人的爱与情让这个娃健康的成长着,十个半月的孩子已经能独立行走了,每当看着儿子跌跌撞撞的一步步,汉子是满腔的欣喜与自豪,在他心中,生活已赠予他太多的美好,他会珍惜这幸福,让它蔓延、继续。


男人.女人

汉子常说,是女人收了他这个对婚姻犹豫质疑的浪子。如果女人没有坚强的信念,或许这对夫妻也就擦肩而过了,幸好,他及时醒悟,才发现最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最爱的人就在身旁,没有离去,从此,大彻大悟,誓言要深爱女人一生。

女人每次听到这儿,便会心的笑,她开心于那一滴滴的汗水没有白洒,那一颗颗的泪没有白流,男人终于觉出了夫妻的道理。

男人对女人的爱是缠缠绵绵的,和对儿子一样,他用行动证实着那份情:女人生病时,床前照顾奔波;女人身寒时,那鼓胀的暖水袋已放在脚下;女人爱吃烧烤,汉子就顶着烈日跑回了个烤炉作为生日礼物。

这个男人的爱是质朴的,甚至是有些许木讷的,而女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头。她说:她不在乎有无物质上的奢华,只盼望有个家。从小看尽了父母间的争吵,没有安全感的成长,让她更期待着能早许遇见心中的白马王子,给她一个避风港,和她共同营造一个家。

而这,正是汉子做到的,女人感言:人活到这儿,才叫生命的精彩。边说,便握紧了男人的手。


这 就是一个汉子、一个女人和他们娃的故事,普普通通却又真真切切,没有过多纷乱的色彩,他们的生活如同江南徽氏建筑,清楚的黑与白,按着汉子的话:搞什么复 杂,生活简单一点儿更能促进夫妻感情。那好,就一切从简,一切归于真,只要有爱,哪怕再单调的日子也可以让它跳跃、生动;而只要有着牵着不放开的手,哪怕 再大的风雨也可被挡在寒舍之外。

女人仰视着蓝天:天阴天晴都无所谓,因为有爱、有汉子、有娃,阳光就永远灿烂。随后,又望了一眼身旁的汉子,正巧迎上了同样深邃充满爱意的目光,二人相视一笑,携起娃儿,迎向初升的太阳。

岸边留下了一组脚印,海水冲刷后,再次归于平整,没有关系,日子就是这样,激情,平淡,再激情,再平淡,而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你说,对吗?




后记:本篇文章,为了不让大家误解,特意说明,主人公,男人、女人、娃,正是我们一家,故事并非虚构。
其实,老公的爱我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表清的,那么深,那么浓,是我和孩子一辈子享不尽的福,虽然这个汉子看不懂中文,我在这里,谢谢他所做的一切,并告诉他:父亲节快乐,我们也非常爱你!!!
也同祝,天下所有的夫妻,父亲,母亲健健康康,和和睦睦,幸幸福福!!

2007年6月18日星期一

吸血鬼卡琪

我饥渴

这是一种对黑暗的渴望,
是永无休止的疼痛,
狼群在宣泄着他们的孤独,
而此时,美人已苏醒。

雾气迷离在她瘦弱的身躯上,一个可永恒的生命,
她如丝般的秀发滑落在牛奶般白皙的香肩上,
鲜红的嘴唇微微的分开,

来品尝她身体下压着的浅色的肉体中飞溅出的血水,

今晚已是一轮新月,
我饥渴。
---yan译




小poncho汉


星座的鹰,浓雾的葡萄。
丢失的棱堡,盲目的弯刀。
断裂的腰带,庄严的面包。
激流般的梯级,无边无际的眼睑。
三角形的短袄,石头的花粉。
花岗岩的灯,石头的面包。
矿石的蛇,石头的玫瑰。
埋葬的船,石头的泉。
月亮的马,石头的光。
平分昼夜的尺,石头的书。
阵阵风暴之中的鼓。
沉没时间的珊瑚。
把指头磨光的围墙。
使羽毛战斗的屋顶。
镜子的枝条,痛苦的基础。
乱草所倾覆的宝座。
凶残的利爪的制度。
依着斜坡的强劲南风。
绿松石的一动不动的瀑布。
沉睡者的祖传的钟。
被统治的雪的颈枷。
躺在自己塑像上的铁。
无可接近的封闭的风暴。
美洲豹的手,血腥的岩石。
帽样的塔,雪样的辩论。
在指头和树根上升起的黑夜。
雾霭的窗户,坚强的鸽子。
凄凉的植物,雷鸣的塑像。
基本的群山,海洋的屋顶。
迷途的老鹰的建筑。
天庭的弦,高空的蜜蜂。
血的水平线,构造的星星。
矿石的泡沫,石英的月亮。
安第斯的蛇,三叶草的额头。
寂静的圆顶,纯洁的祖国。
大海的新娘,教堂的树木。
盐的枝条,黑翅膀的樱桃。
雪的牙齿,寒冷的雷声。
爪一样的月亮,威胁的石块。
冰凉的发髻,空气的行动。
手的火山,阴暗的瀑布。
银的波浪,时间的方向

--------智利诗人,聂鲁达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

智利社会小窥——年轻的单身母亲

小秘书的肚子一天天渐大,宝宝在快乐的成长着,未来的准妈妈早已把全部的爱和预期的爱给了这个未出世的孩子。

与 小秘书同时怀孕的,还有几个学生,前后差不出多少天,有的预产期也临近了。中国的金猪年,不仅刮遍了神州大地,还热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智利。街上的一个 个小腹微翘或已半个山坡的女人多了起来,许久都没有注意这个现象了,要不是和秘书谈起了一个学生,我或许早忽略了大肚翩翩的准妈妈们。

这个学生叫凯伦,到今天,估计已怀孕五个半月。请不要说我不关心学生,只是她在孕后就没有了更多的消息。

凯伦今年二十七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第一胎生在她十六岁的时候。虽然做了妈妈,凯伦却不失她的风韵:一头金发披肩,身材匀称得恰到好处,曲线凹凸的近乎完美,在我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让人看过流连忘返。

智 利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由于信仰,这是全球所剩不多的几个反对和禁止堕胎的国家,凯伦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年少激情过后的意外收获。当时的她是坚强的,积 极的,在母亲的帮助下,两代人共同哺育这新生命的成长。生活上有些拮据,但总的还是幸福的,儿女成双,孩子在学校也比较争气。

今年,凯伦又怀孕了,单身许久的她再次做了母亲,然而这个宝宝来得如此牵强。

在 智利,单身母亲的现象已极为普遍,街上经常可看到外婆——母亲——孩子的母系家庭。这些妈妈,大多是年轻的,孩子是他们花季、雨季的纪念,朦胧期的特殊升 级,让多数男性无法面对或怯于面对事实而最终造成了关系的流产。负责人的男士,会在分手后,每月交付一定的养育金;而逃脱责任的男人,诺大的国家何处不是 藏身之所,茫茫人海更难以寻找。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又无法独自照顾一个刚刚出世的婴孩,多数的女孩子选择家人的帮助,这是单身母亲的一支庞大的队伍;还有一 部分的女性,有过不幸的婚姻,在冥思熟虑后作出了最后的决定,也开始了女人和孩子的孤独生活;更有一些勇敢的女人,孕期便已决意做单身妈妈,不相信婚姻, 只求得有爱子相伴终生,她们也是这群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后者女性已不食人间烟火,忙碌着只为这简单的二人世界——孩子和她;婚姻失败 后的母亲,她们虽没有后者的坚毅,但也是谨慎的审视着再次靠近的爱情,因为她们曾经伤痕累累,还需时间愈合;而这前者的单身女性,她们多是年轻的,盛开 的,娇美的,充满欲望的和饥渴的,由此,也是有丝危险的。

凯伦正是她们的代表。

圣地亚哥是物质的城市,女人们多数追求的是地位、金钱、品牌和相貌。曾经和一个单身母亲谈天,我做了个比喻:一个人好,收入不高的追求者和一个有显著社会地位,年收入颇丰的男人,你会选择哪个?

这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

我会和后者结婚。

“为什么?如果那个男人只有这些客观的优越性,而人品不好,花天酒地,你也会选择他吗?”

“那看我需要什么了。我有两个孩子,我不想再生育了,所以和这样的男人多的是实际——我的孩子可以接受好的教育,改变现有的生活,不再像他们的母亲一样,一无所有。”

母亲是无私的,也是现实的,作为一个单身妈妈,这现实反而更冷漠,残酷和直白。几分尊敬,又有几分无奈。

凯伦也选择了后者。这个男人是智利某公司的副总裁,他们相识在一次宴会上,刚过中年的他更具有成熟男人的深沉和稳重,就这样,两个人坠入情网,然而,与我的比喻不同的是,这个男人,已婚,孩子才四五岁。

这些,凯伦都知道,她平缓的叙述里透露出对这游戏规则的谙熟。她只是在等待着时机,因为深悉,面对着那个男人的老妻,年轻貌美的单身妈妈胜券在握。

是的,我见过照片,那个女人已没有少女的柔美,岁月的痕迹布满了眼角,几丝银发悄然诉说着她的苍老。我明白了凯伦所说的“无竞争性”的含义。心中只是有几分痛,对那两个孩子的怜悯。

又 过了几个星期,凯伦来办退学,这时的她已身孕三个月了。我间接地询问起另一个家庭,她说不知道,也不想去关心。后又支支吾吾的说,那个老妻在得知丈夫的艳 遇后,退而求其全:不离婚,而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女人还存在着幻想,期待结婚二十多年的爱人能浪子回头。这也是他迟而不再提离婚的原因。

“那你呢? 你不都已经有了吗?”我嗫嚅的问。

“这都是三个月前的事儿了,”她有些阴郁的脸上又显出了阳光,“后来,我问他你要哪边。他说要考虑,我就急了,不能再等了。估计近日就会有行动。”她笑了,很灿烂。

从凯伦的角度,我理解她的做法,她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已有的两个孩子的幸福。就像许多智利女人说的:嫁个好夫,变为凤凰。这个“好夫”,指的正是我和学生打比喻的后者。凯伦多少年辛苦的单身母亲的角色,终于要划了句号。

我无法给她所做的盖以“对或错”的评论,因为,生活面前,换位思考,我是否也会选择如此的做法呢?

也许这个片段让您看的痛心,那就让我再讲另一个故事吧:

她也是个单身妈妈,与凯伦不同的是,她的男朋友始终如一的爱着她和孩子。只是她,卡莉梅,没有选择结婚,长期同居。谈到她十五岁的得来的孩子,有的是一辈子的愧疚。

“我 当时很怕见人,同龄的孩子都在读书,我却要停学休产假,我恨他,也恨自己,更恨这个不请自来的婴儿,这种感情疏远了我和大女儿,出生后,我只哺乳了一个 月,就不想再看到她了。把她全权交给我妈妈,白天上学,晚上工作,一天安排的满当当的,就是不愿意见到她,可以说,我的男朋那时候,只要放学就来看女儿, 当时也小,还骂他‘恋女’。”她笑笑,眼里起了一片雾。

“后来,她大了,开始说话了,有一天叫我‘妈妈’,我才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和同学一 样的单身妙龄女郎,我是妈妈了,那天,我哭了,我觉得欠她很多。只是这份情是弥补不了的......我的女儿很内向,身体不大好,别的女孩子都有男朋友 了,她却一天到晚报着个书啃。”她的眼角落下了一颗亮晶晶的液体,“也好,不要像她母亲,那么早生了孩子,却没爱她。”

我笑了,“卡莉梅,不要那么自责,你看,你女儿真的很漂亮有很文雅。你是个好母亲。”说话的时候,偷眼又看了下她的大女儿,同样十五岁,母亲那年已将这个生命带到了世界;而女儿这年,却执迷于遨游在书海,天壤之别。

“希望如此,所以我给了老小很多爱,让她有个快乐的童年。”卡莉梅擦拭着眼角。

“老小”是他们成年后的的孩子,妹妹和姐姐性格迥异,是个外向的快乐的小鬼。等妈妈上课的这一个半小时,老小探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而姐姐只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一待就是整堂课的时间。

可以说,卡莉梅虽是幸福的单身母亲,但年少时得子的态度让她许久不能释怀,正如她说的:一辈子的自责。

比 起凯伦和卡莉梅,吉塞拉是骄傲的、乐观的母亲,十四岁怀孕后,家人和男友给予了她全部的支持与爱,现在女儿已经七岁了,是个听话的、可人的小家伙,母女之 间更多地像朋友。孩子的父亲,很努力的学习、工作,他的家人也分外支持这对小情侣。外界的理解让这三个人健康的成长着,虽是年少时的疏忽,却酿就了一个幸 福家庭,关于结婚,吉塞拉看得不很重,她说,这样恩爱,有没有纸都是一样的。我也从心底衷心祝福他们幸福美满。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智利多 似牛毛,我的学生里也不乏把孩子当成摇钱树的,有一个富裕的女人,穿金戴银,年纪轻轻,已是她与三个男人修来的五个孩子的母亲。这三个男人都尽职的缴付着 抚养费,钱没有养肥孩子,却喂饱了贪婪的女人。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外婆来教育可怜的孩子们了。

这也是最后要提及的现象,在智利,外 婆当母亲的家庭大有人在,多数是因为母亲尚过年轻,无精力或经验来养育婴儿;也不乏无责任心的母亲,原本就是孩子,即使当了妈妈也没有转变自己的生活态 度。由此,只能外婆上阵来养育未成年的女儿和她的孩子们了。所以,智利人给了外婆一个特殊的名字:mamá abuela(外婆妈妈)。这也是社会的缩影 吧。
总之,据卫生部统计,在智利,年轻的15至19岁的青少年中,每年有3万多人,加入母亲的行列。她们的生活有风雨,有天晴;有欢乐,有痛苦。 多数的人是值得钦佩的,她们在不同的舞台上,转出了自己的色彩。会有一丝怜惜,希望她们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或把已很幸福的生活进行到底;还会有一些 无奈,女人的战争中,孩子总会是最残酷的牺牲品。

而我,只是这个社会现象的旁观者,无法改变,也无权改变,凡事既然存在,大概也有它的道理吧,只有生活才能评辨最终谁是赢家。


谁言往事不可追?
年年岁岁,
秋风劲吹。
多少秋风吹不尽:
恩恩怨怨,
是是非非。

今日作歌迎春归,
几多歌声,
几多伤悲,
只见昔日春归处:
几度残阳,
几度斜晖。

——《诗词三百首》,白玉


2007年6月4日星期一

智利社会小窥——屏幕中演绎着的不同

最近决定卖了那台搁置在箱子里已久睡一年的电视。当初买它的时候,也是赶着世界杯的热风,夫回不了德国亲临现场,就只得买这台“躯壳”画饼充饥。待产的那些日子,我也闲着无聊,除了做饭或是出门散心,就是堆在这个不能沟通的机器前庸人自扰。

真的是庸人自扰,本意在早上黄金时刻听新闻,闭目养神,然而却发现一连串的肥皂剧扰得我好一个心乱:不是上演着哪个男人和情妇的奸情被暴露;就是第三者携着私生子叫门索钱;再或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身体大战、口舌大战、暴力大战。那一通乌烟瘴气,混浊嘈杂。我真有些许怜悯在家的主妇们,按理说,节目顺序是门科学,读过一篇文章,浅析了早晨放电视连续剧的原因——是为了那些已送走饭饱衣暖的家人的全职太太们。然而,女人待在家中,并不意味着钝涩和愚昧,这些无聊,甚至迂腐的肥皂剧,从反面给了太太们——忧虑、紧张、猜疑、敏感,而这,正是婚姻中致命的因素;那些肥皂剧更潜移默化地暗示了太太们对“诸类情况”的回应态度:大哭大闹,大吵大叫,再者拳打脚踢。可悲啊,可悲,媒介就已错误诱导,从何深谈“修身养性”?或许,这也是家庭不和、分局率高、出轨事件层次不穷,甚且青春期便早孕的孽源吧。

不谈这些肥皂剧,说说一天之内可怜的新闻专题。国外的这段时间,最怀念祖国的新闻频道。虽说媒体是国家控制思想的工具,就像在某国911后,连放的几段阿拉伯女人庆祝的“盛况”,或许这真是恐怖国家的蓄意挑衅,恶意中伤,来让某国人们更悲痛憎恶至极;又或许只是某年某月的一段节日庆祝,被媒介加上时间,再配上解说,就刚好成了国民悲抗情绪的催化剂。好坏自不必评论,然而,至少你有新闻可看,虽则消息真假待需置疑,得经过大脑过滤,但也很喜欢那尖锐犀利的解说词,精彩逼真的事实照片,和让人涕下的煽情故事。可在这儿,正点新闻短得让人饥饿,国际事件图片少的称稀。多是省内新闻或是周边新闻,一个圣地亚哥的交通问题,采访路人或播放示威就可交差,占据诺大篇幅,最后几秒说说兄弟国家,甚至它们所谓的地球另一边的那些大洲。所以,身边不乏居高自傲,闭塞保守,固执武断的人,原因在此吧? 

小评了下新闻,我这目光短浅的妇人再轮轮他们的周末节目。周末是精彩时刻,尚不说某台全天上午的动画片和小儿节目,让你的孩子看个泛滥,毁你个视力低下,误你个作业不能完成,再花你几千比索给宝贝们买整天对他们视觉轰炸的动画偶像。我知道,电视台出于好心,让父母可以轻松一天,只要找个nanny,就可一天不必着家,自行逍遥。可是,这珍贵的周末,以我个中国保守女性的观点来看,是全家人一起出门运动,亲子的温馨时刻吧?

也有强制性带孩子出门感受自然的父母,虽然在小孩儿心理,惦念着蝙蝠侠、皮卡丘,摆一副丑脸回赠给“无人权”的爸爸妈妈,但至少这戏父母算是尚可合格的。更有两边兼顾的家长,早上电视打开,nanny配餐,小孩子吃完和动画片甜蜜一上午,然后父母起床,收拾收拾,拉着满车的工具——出门烧烤。

智利圣地亚哥的公园我甚为喜欢,免费而且绿化得很好,但凡周末,我是不会光临的。且不说可以踏平公园的汽车宏队;满处缭绕的烧烤味道滥的让你作呕,更不要谈宁谧栖身之处了。所幸,出城吧!去郊外徒步,真是人少得让我可喜,有山有沟间——凡是车到不了的地方,就没有我们可爱智利人的踪迹,多的是国外到这儿感受真正自然的有志之士。地理如此富饶的国家,可惜他们却沉迷在电视前,也罢!正是有了电视节目,才让我们享个清静和神怡。

最后点评下晚间节目。凡是无绝对,也并不所有都是个低级,上不了档次。晚上的一些综述或知识性的栏目还时可接受又有知识性的。你可以从中认识拉美风情,品品社会万象,看看劲歌热舞。动物世界是我最爱看的,栏目名字已模糊,毕竟看电视已经是上个年代的事了,现在的我家多是下载连续剧,或电影,有节制的和社会“接轨”。晚间节目好是好,只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体态丰盈,面容玲珑的主持人,偏偏有个“破锣”般的声音,是“音色不重要”,只要你“丰臀硕乳”?还是他们智利的标准“磁性”音色就是这种“布满沧桑”的?或许我是落伍了,只是有时感觉,连同样的白色,在亚洲人身上能穿出“阳光、清纯、妩媚”,为何在这种声音下的女主播身上,就不自主地感到了“风骚、卖弄和狂荡。”费解,费解!

可能,是我老了,跟不上潮流了,应接不了这种“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可能,我太过于挑剔,国内也不乏此类节目,毕竟是故土,总是多些容让;可能,我更适合陶渊明的那种田园生活,城市的诱惑与多面让我迷茫;再可能,这儿的节目真有问题?谁知道呢。

时间从笔尖流过,从小就写不好议论文的我,竟码了浩浩荡荡的一片文章,此文只是个概论,纯属个人观点,您就当饭后谈资,一笑而过吧。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我喜欢他的气息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用中文说他们喜欢的季节,并阐明原因。一班的人数不多,晴天十五个,阴天或是一下雨便只剩了十二、三个,都是年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不必多说。勤奋的永远是埋头读书的,懒散的总有借口让自己放松。

班里女生颇多,学语言的多是娘子军,也会有几棵小草,少得可爱。青春期的孩子们思想跳跃性大,很活泼,一展开这个话题,平静如水的气氛便喧闹了起来。

“老师,我说!”一个褐色卷发的小伙子高举着手,“我喜欢秋天。”

“很好,”我微笑着,“为什么呢?”

“因为有很多水果!”

身边传来了笑声,孩子还是孩子,一点儿小事儿会在他们的眼力变成圆润的快乐。

小伙子很自豪自己的勇敢,同学们用掌声表示着赞许。在我的班里,掌声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们前进的动力之一。

“好,迪埃果喜欢秋天,你呢,卡尔拉?”

“我喜欢冬天,”永远一身黑色的卡尔拉含蓄的笑着,“因为冬天下雨,我喜欢看。”学习中文仅仅三个月的年轻人们,已经能用自己仅有的词汇组合成些许浪漫的话语了。

卡尔拉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孩子,西方人和我们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最大不同之一就在于:集中力。东方的大部分孩子都自严格的家训中领悟到“精神集中”和“成就大器”的含义;而这些无忧无虑的西方的大部分孩子们可以被任意声音、影像转移注意力,暂时放下手中的课本。因此,在这些孩子中,成绩优秀很易做到,只要你能自制,专心。卡尔拉就是这样的。

虽然和大部分的同学一样,她也有青春期个性的叛逆——黑色是其最爱的颜色。一头金发被洗成了黑色,指甲、眼眉都暗示着她追崇的gothic。然而,黑暗并不代表堕落,她是积极的,甜蜜的,内向而又感性的女孩。她的回答不出我所料,透露了她敏感地感受着这个世界。

“我喜欢夏天,”会跳舞的芭芭拉说,“因为我不喜欢很多衣服。”

爱美的孩子会钟爱夏天,尽管它带来的是酷热、烈日,可不说这一件件诱人的迷你裙、色彩缤纷的吊带、遮住半张脸的太阳镜、下坠的不能再坠的短裤演绎着的叫前卫;连那颗颗滚落的汗珠都是所谓的“性感”。夏天在哪儿?在他们的身上。

“老师,我喜欢春天,因为有小鸟。”孔妮稚嫩的说。

这个班的学生,我对这个小女孩情有独钟,不只是她穿着如洋娃娃般可爱,性格的简约、直率让我更为喜爱。她没有许多青春期女孩的娇柔做作,有的是如湖水般的明澈和娟秀。那嘴角的酒窝,伴着银铃一样的笑声,让人看着陶醉,听着痴迷。在她的世界,只存在着如童话般的美好和善良。她的每次回答,别人看来也许是不着边际,像天马流星,而在我的心中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那好似年轻时的我。

“老师,除了冬天,我什么都喜欢!”坐在角落里的弗朗哥发出了声音。

“噢,为什么呢?”我有些好奇。

“因为下雨!我不喜欢下雨!”边说边比划着满身湿漉的窘态。

大家又笑了起来,笑他的生动,也笑他和卡尔拉回答的对立。

在智利,冬天并不太冷,有时一场冬雨前后,才会真正降温。天会习惯的绷着脸,这种情况下,你不用出门带伞,就像孩子们说的:它只是生生气;而当阳光明媚,冷风不断,那可须提防了,因为这只是假象,真正的暴风骤雨就要来临,洗刷一切污垢,带来如初生婴儿般的清甜。我喜欢观赏大雨倾盆,尽管这是弗朗哥最“憎恶”的季节。

学生们大胆发言,课堂高潮不迭。

坐在最后一排的法裔女孩多米妮许久没有说话。

“你呢,多米妮?”

“我喜欢春天,”她眨着会说话的大眼睛,“我喜欢他的气息。”

我愣住了,对着她呆立了很久。

“老师,怎么?我说错了吗?请原谅,我用了西班牙语,因为我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达这个词。”她见到我的表情,有一些迷惑。

“没有,只是觉得这个答案很特别。”

班里传来了口哨声,大胆的男孩甚至扔出了几句爱情诗来烘托气氛。

同学的反应让这个平时话语不多的多米妮脸上泛了绯红。

“为什么你说‘喜欢他的气息’?”我追问着,想搞清楚这个诗情画意的答案的缘由。

小伙子们添油加醋的气着哄,“为什么,为什么,你要离去?”;女孩子羡慕的看着让老师尊敬的多米妮。

“我可以讲西班牙语吗?”小姑娘怯怯地询问。

“好,请说吧!”
“因为春天有他的味道,你伸出舌头可以感到他的甜;闭上眼睛可以听到他的喜悦;用心闻还可以嗅到不同的香:有草出芽的嫩香,有花绽放的淡香,还有男人女人的浓香。他们交错在一起,让你觉得这是春天特有的气息。所以,我爱春天!”多米妮一口气道出了她对春天的理解。

我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钦佩的笑,惭愧的笑,笑自己已是个成年人,确乎绿了发掘身边循环的生活的不同之处,已习惯了这一切,然而也淡漠了它的美。生活,原来如此充满灵感,只是自己像一个机器,盲然无视这美的存在。四季的轮回,不知过了多少圈,而我却从未像一个十七岁的孩子一样,如此深刻的体会他、品味它、珍爱它。直至今日,多米妮的话语让我穿透那张纸,看到他背后的迤逦。

我静静地想,其实,是否每个季节都有它各自的气息呢?就像我爱的秋天,那金色的丰硕,充溢着收获的果香,这果香回荡在室内,残留在嘴边,甚至和皮肤化为一体。已被我轻视的美,在顿悟后浮上脑海。生活中存在着如此的不平凡和绚丽,要慢慢的度来。

感谢这堂课给予我的启发,因为,我要从现在起,细细品品这个冬天,还好,正值浓冬时节,一切尚可重新来过!




————————赠此文予翻译班全体的孩子们,有一天,当他们能读懂中文,念此文,回想起当年在智利与他们同喜同悲的来自中国北京的老师yan